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最振奋的官宣:合肥贫困人口从二十万降至两千余人

编者按


守望相助、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事关合肥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过去一年,合肥市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全市贫困人口从9.12万户、20.54万人减至目前1050户、2649人。

今天(10月17日)是全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安徽日报》今日刊发《合肥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聚焦聚力精准扶贫》。一起来看我市如何强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2017年生产总值首破7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稳居第一方阵,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在经济发展持续领跑,社会事业提档升级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成为合肥市夙夜忧思的问题。近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合肥市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治,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大排查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系列攻势,多维度聚焦精准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取得了明显成效。



1抓好顶层设计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抓好顶层设计用好“指挥棒”。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19次会议,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脱贫攻坚,市政协专题开展脱贫攻坚调研,合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战。完善省市领导联系帮扶脱贫攻坚工作制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和其他17位市领导联系固定乡镇,结对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先后制定出台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脱贫攻坚大排查活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到庐江县调研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环环相扣构建“闭合圈”。出台《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及《市直单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等文件,将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纳入考核,有效破解了对乡镇脱贫攻坚缺“抓手”难题,压紧压实了县(市)和市直单位的脱贫攻坚责任。建立健全 “督查暗访-反馈问题-回头看-下发督办通知-再次回头看-约谈”的“闭合调度”工作机制,确保对发现的问题一抓到底、彻底整改到位。



2014年,合肥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2万户、20.54万人,至2016年底,全市112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减至1050户、2649人。 2017年度,在全省脱贫攻坚综合考核中评价为“较好”,在16个市位列第7。坚持错位发展产业扶贫各具特色


合肥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将供给侧改革思想导入产业扶贫领域,首创光伏扶贫,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全面推行“三有一网”,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脱贫的内在驱动力。




如今行走在庐江县,满眼的生机勃勃,3.9万亩的精品蔬菜瓜果基地桃李满园;放马滩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硕果累累;名优茶基地7万余亩,今年新增1万亩,标准茶园4500亩;新增特色经果林基地8175亩、菊花2860亩;专用品牌粮食基地5万亩,优质专用品牌订单生产2.3万亩。庐江县专项出台《现代农业 “510”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现代农业“510”产业提升工程奖补政策》,统筹安排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510”产业提升工程基地建设。未来,10万亩虾(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绿色蔬菜瓜果(葡萄)生产基地、10万亩名优茶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经果林生产基地、1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将跃然这片美丽的土地。



全市创新发展扶贫产业高潮迭起。素有“中国草莓之都”称号的长丰县,在小小的草莓上下大气力,将小小的红果果,变成致富的“金疙瘩”。长丰县充分发挥草莓一、二、三产业综合优势,全面推进草莓+扶贫特色产业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参与草莓产业发展。通过“三扶三带三订单”政策措施,落实草莓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项目,做到种苗有保障、技术有支持、产业有发展、产品有销路,带动870户贫困户,实现“发展草莓一亩、脱贫致富一户”。



鱼米之乡的巢湖,在产业扶贫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巢湖市依托渔网产业成熟的优势,实施渔网“南引北扩”行动,即通过学习、奖补等方式,试点推广渔网编织,引导贫困户居家务工增加收入。家住槐林镇汪庄村的贫困户翟伟明,家里生活困难,当地部门通过渔网编织技能培训,开展精准帮扶,通过电话,商户将半成品渔网送到家中,由贫困户进行制作,加工好后再上门取回,按成品数量发放工资,每月能增加近500元收入。巢湖市目前有渔网特色扶贫产业基地27个,惠及贫困户984户,带动贫困户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肥东县实施“6120”产业扶贫计划,即6大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10大特色主导产品,首期建设20个以上扶贫特色产业园;肥西县实施产业扶贫“556”工程,围绕特色种养、光伏、乡村旅游等5大产业扶贫基本,着力发展苗木花卉、特色经果林、蚕桑养殖等5大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贫困户年均产业扶持收入占总收入6成以上。



截至9月底,全市户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36个,产业扶贫项目到户覆盖率99.72%;112个贫困村达到产业发展标准。 27个“一村一品”贫困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以上,完成全年任务数112.5%。合肥市的虾稻共养、巢湖渔网、长丰草莓、肥西苗木花卉等大产业与扶贫相结合的特色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在今年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会暨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上受到充分肯定。


2聚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今年全市安排扶贫资金14.58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3.42亿元。


就业脱贫成效明显。坚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理念,大力开展“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拓宽贫困户就业创业渠道。截至9月底,全市实现帮扶后就业1471人,就业后脱贫4111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智力扶贫全面覆盖。严格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市共资助43436人次,发放资金2031.78万元。全市实现了150所城区优质学校结对272所农村薄弱学校,并且32所贫困村学校全部纳入结对范围,实现“一对一”的形式进行重点帮扶。



健康脱贫提质扩面。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肥西县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团队“1+1+1”服务模式受到肯定。庐江县荣获全省首批 “健康脱贫示范县”称号;庐江县“送药上门服务”被省健康脱贫办公室推荐在全省实施。



社保兜底持续提标。低保标准从去年的4320元提到了6948元,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15.88万人次获得兜底保障,支出保障金额2627.5万元。



危房改造有效落实。今年审定合肥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594户。截至9月底,全市开工户数3703户,完工户数3703户,开工率、完工率均为103%。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今年合肥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1.92亿元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实施20个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为74个贫困村安装路灯,贫困户改厕1.13万户。



3汇聚各方力量唱响社会帮扶“协奏曲”


“脱贫不能只是政府唱独角戏,应该奏响社会帮扶协奏曲”,合肥市扶贫办负责人说。



2018年,“巾帼圆梦助学行”捐资助学仪式在合肥举行,为78名女大学生代表每人发放了3000元助学金,为孩子们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无独有偶,“精准扶贫 青年先行”——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6周年暨五四运动99周年图片展,于五四期间在政务中心阳光大厅举办……这些都只是合肥市创新帮扶思路,激发社会参与的缩影。


合肥市深入开展 “百企帮百村”活动,357家企业投入资金达1亿元,帮扶贫困村289个,惠及贫困人数2.5万人;创新设立八支“扶贫基金”,惠及贫困学生50人,支付助学救助资金20万元;救助大病家庭15户,支付医疗救助资金30万元;开展“2018青春毅行,关注贫困青少年发展”活动,吸引22万网友关注公益,近18万网友募捐总金额达17.44万元;组织“巾帼助力脱贫攻坚”,落实专场招聘活动31场次,提供免费服务5500余人,成功介绍女性就业920人;举行“爱心照亮求学路”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暨青春助力脱贫攻坚项目发布活动,爱心企业及个人当场捐资41.6万元,资助216名贫困学生;与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当十大工程先锋”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劳动竞赛活动,10名脱贫攻坚先锋个人将被授予“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5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将被授予“合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全社会积极参与脱贫帮扶的良性格局已悄然形成。


(来源:安徽日报)


往期精选

宋国权赴市消防支队调研:积极主动投身改革 忠诚履行职责使命

这场高端视觉盛宴不能没有你!9天后,在合肥滨湖等你!

100个“痛点”和“难点”,合肥面向全球征高招!

今日重阳!尊老是道,敬老是德,爱老是心

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